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第一届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评选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许慧荣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特等奖,陈熙荣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等奖;邱国勇、王飞、肖薇薇分别荣获“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二等奖,获奖质量和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近年来,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六要”素养,深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八个相统一”,全面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大思政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涌现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优秀教师。
“思政课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途径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从‘术’的层面丰富教学方法、拓展传播途径,二是从‘道’的层面通过思政课本身的知识性、系统性,从学理上让学生认同从而信服。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课堂变得‘有意思’,更要‘有意义’。教师自身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是‘迎合’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这是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许慧在学院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也是众多思政课教师的共识。
许慧:要让学生能信服,先要自己有信仰
多年来,许慧一直坚守初心,她从“术”出发,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通过自学教育学核心课程,从理论上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貌和一般规律;通过参加校内外线下线上教学培训,不断了解高校教学新进展,把握新方向;通过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思政课堂学习交流,学习一流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通过参加首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团体教学竞赛积累参赛经验;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点,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思政课学习中收获更好的自己;通过撰写论文研究思政课课堂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她从“道”出发,不断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当代意蕴。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作为思政课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坚持科研,只有自身做到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穿透力和实践价值,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以成人。
在经过三年多的打磨后,许慧荣获2021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评审结果特等奖。她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学院和同事们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栽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家庭中,前辈们无私的“传帮带”是一批批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的关键。“我会坚守初心,继续在成为一名优秀思政课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陈熙:道术 学
陈熙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工作的理想与追求。尤其是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他将思政课教师的“六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八个相统一”作为自己提升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力求用同学们最能接受的形式和语言,帮助同学们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广大学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守住自身的“道”,只有老师的“道”正了,才能给学生树立起榜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须提升自己的“术”,即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来磨练,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竞赛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最后是“学”,即通过研究,让自己对理论学深悟透,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言之有物”而不至于“虚有其表”,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正确的理论精髓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们。只有“道”“术”“学”齐头并进,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邱国勇:红色文化贯穿教学
他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把红色文化贯穿其中,以红色文化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他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欣赏红色歌曲、组织红色演讲、撰写红色文章、朗诵红色经典、传颂红色诗篇、学习红色人物,交流家乡红色故事、发表红色感言等系列活动。 他撰写并主讲《中国革命道德》《致敬共和国英雄》微视频,上传到学习通等平台供全校学生学习,形成全方位无缝隙的红色文化教育情境,形成关爱英雄、传承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继承好。
王飞:我的教学随感
“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既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鼓励和倡导他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王飞教授说。
他针对不同专业历史基础差别,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在明确同样的教学目标前提下,对于基础薄弱的专业侧重于基础史实的讲解,多用历史典故,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基础较好的专业,侧重于史实背景以及相关性的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历史规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他看来,通过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的使用,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时间、内容的局限性,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又能同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而网上的云参观还可以使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肖薇薇:比赛让我收获良多
自2018年担任高校思政课教师以来,她参加过院级、校级教师讲课比赛,校级教师创新大赛以及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参加教学类的比赛让她收获良多。
“首先,在备赛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理论基础,还是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后教学反思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其次,在参赛的过程中,与其他参赛教师的交流沟通,让我吸取了他人有益的经验;比赛评委的反馈,也让我对自身的教学不足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都为我后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最后,在比赛结束后,无论是获得的奖项还是经验教训的总结,都是我人生教学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不断为我自身的成长提供动力。”肖薇薇说。
此次5名思政课教师获奖,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过硬的素质能力,体现出我校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建设的成效。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成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