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强素质实干担当创一流 | 江汉大学以干部素质提升助推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

发布者:孟晨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0

    今年以来,江汉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对标学习杭州师范大学“党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三项品牌优势工作,在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助力建设武汉“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新型应用型大学,努力实现与武汉定位相适配的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目标。

对标党建固本,提升引领发展能力。以党建平台创建和干部本领锤炼工作为载体,提升干部队伍抓党建引领事业发展能力,着力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建强党建平台。发挥9个全国、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党组织示范作用,加大校内25个培育单位建设力度,高质量推进全国、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打造党建品牌。打造“一院一品”“清源之光”党建工作品牌,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党建创新项目研究,立项资助8个重点项目和22个一般项目。成立武汉超大城市治理研究院,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研究专项课题,获批省市党建研究专项课题6项。强化党建育人。坚持思想铸魂、能力提升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系统构建多维度的干部人才培育体系。邀请9位高等教育等领域知名专家作辅导报告,校领导带队分赴36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学习,组织240余名中层干部、科级优秀年轻干部、高层次人才赴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展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深入开展“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大讨论,收集建设性意见建议57条。选派30名优秀干部参加全省“支点建设”“翘楚计划”“博士服务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市科创局、经开区及对标高校等校内外重要岗位挂职锻炼。

对标“双创”赋能,提升服务育人能力。以师生创新创业为依托,提升干部队伍抓创新创业推动服务学生成长能力,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夯实课程基础。新获批生物育种技术、安全工程等“四新”前沿学科专业2个,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56门。校企共建“开源与智能技术创新实验室”成功获批武汉市开源创新中心,举办开源创新中心暑期训练营、AI赋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专题培训等,围绕“人工智能+”等内容培训师生近3000人次。新增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指导学生申报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项目75个、国家级项目25个、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1个。深化赛创融合。建立创业扶持资金评选机制,举办首届“智汇青春·创新未来”大学生知识产权创新大赛、首届创新创业嘉年华。今年以来,扶持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3项,落地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2项,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竞赛奖项1200 余项。强化支持保障。制定师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对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制管理,允许创业成果申请替代毕业论文(设计)改造创业咖啡等孵化场地310平方米,组建由5位高水平孵化运营专家和12位金牌创业导师组成的创业团队,举办创业讲座2场、“武创荟”等路演活动3为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匹配、申报辅导、材料报送、天使投资、贷款担保、资金补贴等全流程全方位实质性支持,指导服务大学生创业企业22

对标学科驱动提升内涵建设能力。以一流学科为牵引,提升干部队伍抓学科建设能力,着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深化人才强校工程。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招才引智“伯乐计划””,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新引进国家级人才2名、外籍特聘副研究员2名,在站博士后达42人,其中外籍博士后2获批研究生推免资格。强化“全重”引领工程顺利完成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高质量召开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发展战略咨询会,成立由19位院士和7位专家组成的实验室顾问及学术委员会。智算中心和全球规模最大、负载能力最强地震断层模拟实验装置投入使用。古巴副总理率团来校揭牌成立中古天然产物联合实验室。攻坚重大成果培育工程。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制定高质量科研工作奖励办法等制度8项,获批国家级自科基金项目27项、国家级社科项目11项。3项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奖数量逐步赶超对标高校。1项标志性科研成果通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初评,系省属高校唯一。1项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得世界三大发明展之一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